秋天的声音
成公亮
在外乡闯荡了大半辈子,现在人也老了,总想叶落归根渡过晚年,因而我常常回到故乡宜兴看看,故乡又是那么出众:她那秀丽的山水、富庶的物产、悠久的文化历史……。
老同学姜达敖住在宜兴滆湖畔的高塍镇,镇北面的隔湖虽比不上太湖大,却也方圆百里,因为至今没有什么“开发”,比之太湖,她宁静清澈,且仍有一种萧疏的韵致。那芦苇荡里的小船,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让你感到大自然原本是那样的美好。当年北宋的大诗人苏东坡买田宜兴时,曾游滆湖并留下了“八月渡长湖,萧条景物疏。西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的诗句(《望湖》)。滆湖的美就在于她萧疏,她那种拒绝媚俗的孤傲。伫立湖边,难以遏止那油然而至的思古幽情……,同时又让人百般的感慨和无奈,因为这些年自然环境的迅猛破坏,这样的地方在故乡宜兴已经不多了。
五十年前,我和姜达敖同去宜兴南面的浙江长兴县中学读书,后来我进上海音乐学院求学,他到杭州读大学,他的大学遇上六零年大饥荒时下马了,他只好回到老家宜兴高塍。95年在长兴中学的同学会上见到姜达敖时,经过四十多年的岁月,我们都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得知本来想实现文学梦的他从杭州回家以后只能靠挑担拖车的搬运工作维持生计,活很累很苦,还要抚养三个儿女,艰辛的生活经历了十八个年头,至今他的身形和背颈上还留下挑担重压的痕迹。后来,中国改革开放了,在他和他那能干的妻子王腊华的共同努力下,从校办工厂、乡镇企业开始干起,艰苦创业,至今已是年产值上亿元的大企业了。他们很成功,而且是为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水循环”设备,这是我很欣赏的事业,因为我算得上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我的音乐也大都与大自然有关。
1994年开始,在一些同学的努力下,也幸亏在姜达敖王腊华夫妻的资助下,我们这一届一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每年十月金秋时都聚集在一起开一次同学联谊聚会,尽情地玩上三天,说上三天的话。因为大家年龄都大了,出门已不太方便,1999年的第六次聚会就是最后一次了。那一年,我从近十年来我在国内外已出版的唱片中,选出“雅俗共赏”的几首重新制作了录音带《秋天的声音》送给同学们和母校作为留念。三四年又过去了,姜达敖对我的古琴音乐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这样好听的音乐能不能用激光唱片重新出版?我来出资。”我当然很高兴他的提议,唱片可以成为我们这一批老同学之间沟通的声音和母校浙江长兴中学的一份可以长期保存的纪念品。
唱片增加了《凤翔千仞》等三首乐曲,仍取名为《秋天的声音》,中年是人生的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些作品也正是我这一时期的成果。再则,乐曲中我弹奏的古琴名叫“秋籁”,“秋籁”便是“秋天的声音”。
希望老之将至时,我还有机会去姜达敖那里的滆湖畔散步,到那时,但愿滆湖还有苏东坡诗句的遗韵,还是那样宁静和清澈,还有渔人的长啸,还可以数一数惊起的白鹭有几个。
2003年7月 6日于南京艺术学院寓所
|